发布时间:2025-05-26 人气:0 作者:Jason
以下为DSD考试与中国高考的关联性的详细解析,涵盖政策背景、替代规则及实操策略,帮助考生与家长合理规划升学路径:
关联方向 | 具体内容 | 适用省份 |
---|---|---|
替代高考外语 | 部分省份允许用DSD II成绩替代高考英语科目(按公式折算分数) | 江苏、四川、广东(试点) |
留学直通车 | DSD II证书+高考成绩达标(一本线)→ 直接申请德国本科(免预科/TestDaF) | 全国DSD合作学校学生 |
预科衔接路径 | DSD I证书+高考二本线 → 申请德国预科(Studienkolleg)→ 通过FSP考试后入读本科 | 全国适用 |
折算公式:
DSD II C1 → 高考外语成绩按135分(满分150)计入总分
DSD II B2 → 按120分计入(需提前向省考试院提交证书认证)
注:仅替代外语科目,其他科目(语数文理综)仍需参加高考
操作流程:
高三上学期:通过DSD II考试(12年级4月)→ 获取证书
5月底前:向所在高中提交DSD证书+申请表 → 学校统一上报省教育厅
高考成绩发布:外语科目显示折算后分数(如“英语(DSD折算135分)”)
案例:
无锡某中学学生:DSD II C1(2023年4月)+ 高考总分560(含折算外语135)→ 录取南京大学德语系
时间段 | DSD备考重点 | 高考备考重点 |
---|---|---|
9-12月 | 强化写作(议论文模板)& 口语(主题演讲) | 主攻数学/物理(拉分科目) |
1-3月 | 听力突击(新闻精听)+ 阅读提速训练 | 文综/理综综合卷模考 |
4月 | DSD II正式考试 → 考后全力冲刺高考 | 语文作文押题+英语保温练习(若未替代) |
误区:“有了DSD II,高考随便考”
✅ 现实:德国大学要求高考总分达本省一本线(如江苏2023年历史类513分),且部分专业(如机械工程)要求数学单科≥120分。
风险:若DSD II未达C1且未替代英语,需按原始英语高考成绩申请(可能低于折算分)。
目标 | DSD要求 | 高考要求 |
---|---|---|
直接入学 | DSD II C1(四项≥60%) | 总分达本省一本线+相关科目分数(如理科需数学/物理优势) |
预科路径 | DSD I B1(总分≥60%) | 总分达本省二本线 → 预科结业考试(FSP)通过率约70% |
示例:
成功案例:成都学生,DSD II C1 + 高考620分(理)→ 直接录取亚琛工业大学机械工程
补救方案:DSD II B2 + 高考一本线 → 申请FH Aachen(应用技术大学)电气工程
医学/法学专业限制:
即使DSD II达C1,申请德国医学专业仍需通过TestDaF 18分(如海德堡大学)。
证书时效性:
部分德国大学要求DSD II成绩在申请时不超过2年(如2025年入学需2023年后考试)。
非合作学校学生:
无法参加DSD考试 → 需转学至全国约120所DSD合作学校(名单见德国外交部官网)。
是否确定留学德国? │ ├─ 是 → 是否达DSD II C1? │ │ │ ├─ 是 → 用DSD成绩申请德国大学(需高考一本线) │ │ │ └─ 否 → 申请预科(DSD I B1+高考二本线) │ └─ 否 → 用DSD成绩替代高考英语(限特定省份)→ 国内升学
总结:DSD考试与高考的关联为“双赢工具”——既可减轻高考外语压力,又能为德国留学铺路。但需注意双线作战的平衡,避免因DSD备考过度影响高考总分。建议家长提前3年规划(如高一选择DSD合作校),并密切关注本省政策变动。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