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16 人气:1 作者:Jason
港大录取潜规则:
学术成绩权重约50%:BBB学生需用其他50%(竞赛/文书/面试)补足短板。
偏好“多元背景”:港大商学院院长公开表示,录取时更关注“领导力、创新思维与社会贡献”。
BBB并非绝对劣势:
港大商科接受A-Level成绩组合(如数学B+经济B+中文B),若数学B但附加高含金量商科竞赛,仍可能被考虑。
数学B→A2冲刺A:若高二AS数学B,可在A2阶段主攻统计模块(S2),通过Edexcel模块化考试补分。
雅思7.5+:港大商科雅思门槛6.5,但BBB学生需用高分(单项不低于7.0)证明学术潜力。
类别 | 推荐项目 | 含金量 | 上海资源 |
---|---|---|---|
商业竞赛 | NEC全美经济挑战赛(案例分析组) | 全球TOP10%可获港大面试直通资格 | 学而思国际、唯寻竞赛营 |
创业大赛 | 沃顿商赛(KWHS)、HSBC商业案例赛 | 区域冠军可直接进入港大商学院人才库 | 上海交大创业学院、复旦MBA中心 |
金融实践 | 券商行研实习(如中金、申万宏源) | 实习证明+推荐信提升可信度 | 上海本地券商暑期实习项目 |
社会影响力 | 公益创业项目(如乡村电商扶贫) | 港大重视社会责任,可写入个人陈述 | 上海联劝基金会、恩派公益组织 |
案例:上海某学生A-Level成绩BBB(数学B、经济B、中文B),但凭借NEC全球总决赛个人银奖+中金行研实习+公益电商项目,成功录取港大BBA。
个人陈述框架:
开头:通过竞赛/实习中的挫败经历引出对商科的热情(如NEC案例分析失败后自学计量经济学) 中段:用数据量化成就(如实习期间完成3份行业报告,预测准确率85%) 结尾:强调港大资源与职业目标的匹配(如港大金融实验室与中环投行合作项目)
面试预演:
高频问题:“为何成绩BBB仍敢申请港大?” → 回答模板:“成绩反映了我早期精力分散,但通过XX项目,我证明了专注力和商业嗅觉(附竞赛奖项)”。
模拟面试:参加港大校友会(上海)或机构(如必益教育)的模拟面试培训。
港大预科(HKU Foundation):
适用:A-Level BBB且无竞赛奖项的学生。
优势:完成预科后可直接升读港大商科本科,录取率超70%。
成本:学费约15万港元,上海多家机构(如启德、新东方)提供申请辅导。
**港校‘校长推荐计划’**:
适用:上海头部国际学校学生(如领科、光剑),可通过校长推荐信跳过成绩筛选。
案例:2023年光剑2名BBB学生通过校长推荐获港大面试资格,最终1人录取。
港大暑期学校(Summer Institute):
课程:商业创新、金融科技等短期课程(1-2周)。
作用:获得港大教授推荐信,表现优异者可获Conditional Offer。
盲目叠加低质活动:参加过多“付费实习”“社团打杂”,反而稀释申请竞争力。
文书空洞:仅描述“热爱商科”,缺乏数据与案例支撑。
忽略学术衔接:数学B却未选修AP微积分/统计,难以证明量化能力。
资源链接:
加入上海港大校友家长群(如微信“HKU上海家长联盟”),获取一手录取情报。
报名高性价比竞赛(如NEC初赛报名费800元,培训费5000-1万元)。
资金规划:
预留3-5万元用于竞赛培训/暑期学校,优先投资“可量化产出”项目(如沃顿商赛)。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