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12 人气:0 作者:Jason
以下是2025年非沪籍学生报考上海“21所”国际高中的全流程指南,涵盖政策要求、关键时间节点及实战策略,帮助家庭高效规划升学路径:
学校类型 | 数量 | 代表学校 | 非沪籍报考条件 |
---|---|---|---|
公办国际班 | 10所 | 复旦附中IB、交中IB、华二国际班 | 仅限沪籍,需参加上海中考并达控分线 |
民办国际班 | 11所 | 平和双语、七宝德怀特、星河湾 | 不限户籍,需通过自主招生考试 |
确认资格:父母一方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(无需积分,但部分民办校优先录取积分达标家庭)。
筛选学校:
冲刺校:平和、七德(录取率<15%)
保底校:协和古北、西南位育(录取率30%-40%)
材料准备:居住证、社保记录、初中成绩单(需公证外地学籍)。
考试时间:集中在5月10日-25日(七德、平和、领科等校开放日考试)。
考试内容:
学校 | 笔试科目 | 面试特色 |
---|---|---|
七宝德怀特 | 数学(中英双语卷)+英语 | 小组辩论(如“AI是否取代教师”) |
平和双语 | 数学(沪教版)+英语阅读 | 个人陈述(需展示社会活动成果) |
领科 | 科学思维测试+英语写作 | 情景模拟(如“红黑商战”团队游戏) |
民办校要求:非沪籍学生需提交外地中考成绩(折算为上海中考分数,如江苏卷610分≈上海650分)。
补录机会:6月20日-30日,未招满学校(如协和古北、文绮汇点)开放补报名,分数线降低5-10%。
录取形式:民办校发放预录取通知,学生需在7月10日前确认并缴费(占位费3-8万不等)。
学籍风险:非沪籍学生仅注册国内学籍(无上海高中学籍),部分学校提供“双学籍”解决方案(如七德)。
语言成绩:托福90+/雅思6.5可免英语笔试(适用七德、平和)。
竞赛证书:AMC10前5%、NHSDLC辩论赛区域奖可提升面试权重。
梯度填报:按“2冲刺+3平行+2保底”分配报考学校,避免扎堆热门校。
区域选择:优先浦东、闵行民办校(如光华剑桥、德英乐),非沪籍名额占比超55%。
社保连续性:居住证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办理,社保不可断缴。
学制衔接:外地“六三学制”学生需在5月前完成上海“五四学制”课程衔接(重点补初中四年几何)。
否。10所公办国际班(如复旦附中IB)仅限沪籍,且需上海中考分数≥610分(2025年预估线)。
按考试成绩排序,部分学校(如WLSA)对江浙户籍学生单独划定分数线(通常低于其他省份5-8分)。
各校标准不同,例如:
平和双语:外地分数×1.06(江苏卷610分→上海646分)
星河湾:外地分数×1.03(浙江卷600分→上海618分)
5月10日前:完成目标校开放日预约(七德、平和考试需提前1个月报名)。
5月20日前:提交外地初中成绩单公证文件。
6月15日前:获取外地中考成绩并完成折算。
7月5日前:确认录取结果,避免占位费损失。
2025年形势总结:民办国际高中仍是非沪籍主流选择,但50%名额限制加剧竞争。建议优先备考领科、圣华紫竹等“第二梯队”学校,并提前规划外地中考提分策略(如重点突破数学压轴题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