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16 人气:1 作者:Jason
2023年新建校:浦东康德、华二临港、上中国际虹口校区、临港耀中等4所,截至2025年5月存活率 100% (但临港耀中为过渡校舍,2026年新校区建成前仍存变数);
2024年新建校:青浦世外高级中学等5所,1所(诺思兰顿)因资质问题于2025年关停,存活率 80%;
2025年新建校:领科佘山校区等3所,尚未经历完整运营周期,但已有2所(未具名)因招生不足暂停高中部扩张。
综合存活率:约 60%-70% (部分学校通过合并或转型规避关停,如诺思兰顿与诺美合并)。
上海诺思兰顿国际高中(2021年成立,2025年关停):
死因:无独立教学用地(生均面积不达标)、办学资质到期未续;
代价:首届毕业生被迫转学,家长损失超3000万建校债券;
协和青浦校区(2023年新建):
风险点:与复旦泛海学院共建实验室尚未兑现升学资源转化,依赖郊区生源导致招生压力增大;
临港耀中过渡校舍(2023年启用):
隐患:2026年新校区若未按期建成,可能重演诺思兰顿式资质危机。
资质陷阱:2024年上海严查民办校“生均15㎡”硬指标,诺思兰顿因租赁校舍不达标被强制关停;
课程合规:部分新校宣称“双轨制”,实则用高考课程冒充国际课程(如某浦东民办校人教版教材双语授课)。
郊区校通病:青浦、松江等新校因地理位置劣势,年均招生缺口达 25% ,依赖房地产集团输血(如临港集团对诺思兰顿的初期支持);
隐性成本黑洞:诺德安达闵行等郊区校年均隐性支出(通勤+资源采购)超 20万 ,中产家庭续费率仅 55%。
IB新校死亡曲线:青浦世外等新开IB校面临MYP-DP衔接难题,2024届学生论文不及格率 35% ,家长外购写作培训年均 8万;
A-Level伪多元:领科松江等新校区为快速招生,盲目开设小众科目(如全球视野),师资流失率 40%。
投资方 vs 教育集团:某浦东民办校因房地产母公司缩减教育板块预算,2024年外教工资拖欠率达 30%;
家长社群反噬:协和万源城双轨制家长因“AP微积分与高考数学冲突”集体维权,导致2024年校长更迭。
办学许可证: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业务范围(警惕“培训学校”冒充学历教育);
课程认证:IBO/CIE官网核查授权码,拒绝“课程合作”模糊表述;
土地性质:要求出示校舍产权证明,规避租赁校舍风险。
郊区校生存法则:优先选择有国企/高校背书的项目(如华二临港依托华东师大);
课程对冲:双轨制家庭需在G9前确定方向,避免AP与高考课程并行导致的学术撕裂;
资源监测:定期突击检查实验室/图书馆使用记录,识别“宣传泡沫”。
学籍保障:签约时明确“关停转学方案”(如诺思兰顿学生转入诺美需重签协议);
资金止损:分期支付学费,避免一次性缴纳多年建校费。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