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16 人气:3 作者:Jason
问题示例:
“外教团队的平均任职年限是多少?是否持有本国教师资格证?中教团队是否有国际课程教学经验?”
核心价值:
外教流动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,上海某国际学校因外教年流动率超30%,导致课程衔接断层。
需确认外教是否具备PGCE(英国教师资格)、QTS(美国教师资格)等权威认证,而非仅以“母语者”为标准。
补充观察:随机与教师交流,观察其是否熟悉学生个性化需求,而非仅复述官方话术。
问题示例:
“IB/A-Level/AP课程的通过率是多少?近三年是否有学生因学术压力转学或休学?”
核心价值:
部分双语学校为追求“全科高分”,压缩课程探究时间,导致学生陷入刷题陷阱(如某校IB学生日均学习12小时)。
需对比课程实际难度:例如AP物理C的5分率仅30%,若学校宣称“全员冲刺AP”,可能存在水分。
数据验证:要求查看近三年学科成绩分布表,而非仅提供“平均分”。
问题示例:
“寄宿生的手机管理政策是什么?心理咨询师与学生的配比是多少?是否有危机干预案例?”
核心价值:
上海某高端双语学校因“全天候自由使用手机”,导致学生自律性崩坏。
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需透明:例如培佳双语学校通过“延时课+心理工作坊”降低焦虑率,家长可要求参观察访。
观察点:查看宿舍公共区域是否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小组,而非仅依赖教师监管。
问题示例:
“保留国内学籍的学生中,最终选择高考的比例是多少?学校是否为‘双轨生’提供独立师资?”
核心价值:
部分学校用“双轨制”吸引家长,但实际课程设置偏向留学赛道,高考生沦为“边缘群体”(如某校高考班师资为国际部教师兼任)。
需追问升学成果细分:例如美达菲双语高中2025年OSSD项目100%进入加拿大TOP5,但高考班一本率未公开。
问题示例:
“学费之外的年均支出(竞赛、游学、背景提升)预估多少?是否有强制参加的付费项目?”
核心价值:
上海某双语学校标价20万/年,但AMC竞赛培训、夏校申请等隐性支出年均超8万。
警惕“捆绑消费”:例如强制参加合作机构的科研项目(如iGEM赛事报名费+辅导费超5万元)。
对策:要求学校提供过去一届学生的费用清单。
问题示例:
“中英文教学时长占比是多少?是否开设《乡土中国》等文化思辨课程?”
核心价值:
部分学校英文教学占比超80%,学生出现“母语失语症”(如无法用中文撰写学术报告)。
培佳双语通过“经典诵读+国际视野”课程,实现中英文思维融合,家长可参观察其校本教材。
观察点:图书馆中英文藏书比例、文化类社团(如国学社、汉服社)活跃度。
携带材料:孩子成绩单、获奖证书复印件(部分学校开放日需同步入学测试)。
实地验证:突击查看食堂后厨、实验室设备使用痕迹(如化学试剂瓶生产日期)。
社群渗透:混入家长群,观察在读家长对学校突发事件的真实反馈(如教师离职、课程调整)。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