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成立于1999年,是上海市教委首批批准的国际部之一。依托本部(1963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外国语学校)资源,构建“中西融合”课程体系,开设IB-DP、AP融合课程(覆盖文理多学科)及港澳台侨联考课程。学校以“多语种、国际化”为特色,提供英、法、德、日、俄、西等十种语言教学,并设国际中文课程服务留学生。国际部学生共享附中实验室、模联社等资源,参与哈佛H-Week等国际活动,毕业生多进入清北复交及哈佛、牛津等世界名校。
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成立于1999年,是上海市教委首批批准的国际部之一。依托本部(1963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外国语学校)资源,构建“中西融合”课程体系,开设IB-DP、AP融合课程(覆盖文理多学科)及港澳台侨联考课程。学校以“多语种、国际化”为特色,提供英、法、德、日、俄、西等十种语言教学,并设国际中文课程服务留学生。国际部学生共享附中实验室、模联社等资源,参与哈佛H-Week等国际活动,毕业生多进入清北复交及哈佛、牛津等世界名校。
虹口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,东邻杨浦,南濒黄浦江,坐拥北外滩航运金融核心区与多伦路历史文化街区。全区教育优质,集聚上外附中、华师大一附中等名校,推进集团化办学与科创教育试点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.8万元(2023年),增速居中心城区前列。四川北路商圈焕新升级,虹口足球场三轨交汇,联动犹太难民纪念馆、鲁迅公园等文旅地标。正打造“上海北外滩”城市会客厅,以数字经济赋能老城厢更新,建设宜居宜业的国际化滨水活力区。
1. 基础教学设施
智能化教室与实验室:所有教室配备 Smartboard(智能交互白板),支持多媒体教学。学校设有 物化生实验室、 电脑机房、 琴房 和 体操房,满足理工科及艺术类课程的实验与实践需求。
多功能学术空间:国际部专用 多功能厅 和 古琴课专用教室,用于文化课程及特色活动; 同声传译训练室 和 模联教室 配备先进设备,模拟国际会议场景,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。
2. 语言与科技特色设施
多语种图书馆:馆藏涵盖 65个语种 的130万余册纸质文献及大量电子资源(包括174万册电子书、122万种电子期刊),支持多语言学习与研究。
语言实验室与数字平台: 智能化语言实验室 用于外语听说训练; 数字学术服务平台 长期保存学术成果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,助力学术研究。
世界语言博物馆:中国首座以“世界语言多样性”为主题的博物馆,通过互动展陈和学术活动,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。
3. 体育与活动设施
室内外运动场馆:包括 室内体育馆、 标准篮球馆、 地下操场 和 露天运动场,支持篮球、羽毛球、田径等体育活动。
文化实践空间: 国际文化体验中心 举办多国文化游园会、戏剧节等活动,并与本部共享 模联社、 科创社 等社团资源。
一、国家级认证与教育示范
全国外语教育标杆:作为全国首批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,国际部依托本部优势,被授予 “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示范学校” 称号(2009年),并连续多年获评 上海市德育先进学校 和 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。
汉语国际推广基地:国际部是 “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”,承担国际中文教育任务,为全球留学生提供高质量语言文化课程。
二、学术与竞赛成果
国际课程卓越表现:2023年首届IBDP毕业生均分达 40分(满分45分),与上海平和学校并列,成为上海公立国际部中的学术黑马。
顶尖竞赛荣誉:学生多次斩获国际奖项,如朱元晨同学获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特等奖、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;数模团队连续多年在 世界大学生数模竞赛 中获奖。
语言与科创融合:开设 “多语种科创人才实验班”,培养兼具小语种能力和STEM素养的复合型人才,学生获 蓝桥杯、NOIP编程竞赛 等科创奖项。
三、社会贡献与辐射效应
教育扶贫与公益:近三年投入30万元用于救灾、希望工程及贫困学生资助,践行社会责任。
国际交流示范:通过 模联、哈佛H-Week 等活动,学生多次在国际舞台获奖,如2024年模联会议中斩获 Honorable Mention、Verbal Commendation 等荣誉。
一、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
学校以 “民族性与国际化相融合” 为核心理念,构建了 中文与英文两大课程系列,覆盖初中至高中(G6-G12),满足港澳台侨生、外籍学生及留学生的多元升学需求。
中文系列:针对国内升学方向,开设 同步-港澳台侨联考课程;
英文系列:面向海外升学方向,提供 IB-DP课程 和 AP融合课程;
特色补充:开设 国际中文课程 服务留学生,以及 多语种选修(法、德、日、俄、西等)强化语言能力。
二、核心课程分类与内容
同步-港澳台侨联考课程(G6-G12)
初中阶段:与本部完全同步,主干课程、教材、师资、活动一致,夯实学科基础。
高中阶段:
高一年级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历史、地理全科覆盖;
高二起文理分科:
理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;
文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;
联考强化:紧扣港澳台侨联考大纲,针对性提升应试能力。
国际课程(IB/AP系列,G6-G12)
IB-DP课程:
学科覆盖: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计算机、经济学、心理学、知识论(TOK)等;
教学特色:采用概念引导的探究性教学,注重学科与真实世界联结,开设跨学科单元(如整合物理与人文主题)。
AP融合课程:
AP科目:宏观经济学、微积分BC、统计学、计算机科学A、物理C力学/电磁学、生物、心理学等;
融合课程: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等本土化课程与AP内容衔接,兼顾学术深度与国际化视野。
特色拓展与辅助课程
跨学科实践:
文化行走活动:围绕“古镇品韵”“名家探访”等主题,结合语言文学、社会科学开展PBL项目式学习;
国际交流:共享附中模联社、科创社等资源,参与哈佛H-Week、海外研学及国际模联会议。
生涯规划与支持:
“一家一方案”:为不同国籍、升学需求的学生定制个性化课程路径;
升学指导:从G6起贯穿生涯规划课程,涵盖职业探索、大学申请文书与面试辅导。
1. 年度大型体育活动
秋季运动会:每年举办全校性运动会,涵盖短跑(50米、100米)、中长跑(800米、1000米)、4×100米接力等田径项目,以及左右跳、排球垫球、一分钟投篮等趣味项目。教工组设有跳绳、踢毽子、师生排球赛等,增强师生互动。
国际文化节配套活动:结合“国际文化节”主题,在游园会中融入运动游戏,如足球射门、扔沙包(Cornhole)、团队合作搭建积木等,通过趣味竞技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。
2. 常规体育课程与选修课
基础课程:涵盖篮球、羽毛球等球类运动,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学生体能和专项技能。
特色选修课:开设腰旗橄榄球、综合舞蹈等新兴项目,部分项目(如腰旗橄榄球)曾在市级比赛中斩获前三名。
3. 社团与竞赛活动
体育社团:学生可参与模联社、机器人社等共享本部资源的社团,部分社团结合科技与运动(如VEX/FRC机器人竞赛)。
校内外竞赛:组织学生参加校际篮球赛、市运会等,2024年秋季运动会中多名国际部学生获短跑、实心球、接力赛等奖项。
1. 住宿管理与安全
24小时生活教师监管:宿舍实行全天候管理,生活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起居与安全,确保住宿环境有序。
申请条件与入住安排:住宿主要面向初高中学生(G6-G12),需提前预约并符合学校招生要求,具体床位分配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。
2. 宿舍设施与服务
基础生活设施:每层宿舍楼设有公共洗漱区、洗衣房和饮水机,满足日常需求。
共享校园资源:学生可共享本部资源,如实验室、图书馆、琴房等,部分宿舍楼临近室内体育馆和运动场,便于课后活动。
网络与学习支持:宿舍区覆盖校园网络,部分区域设有自习室,方便学生完成作业或参与线上学习。
3. 餐饮与健康保障
食堂供应:学校食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统一供应食材,提供中西餐结合的多样化餐饮,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。
特殊饮食需求:可提前与食堂沟通定制餐食(如素食、过敏原规避等)。
4. 费用与优惠政策
住宿费用:根据2024年信息,住宿费为 1300元/学期(具体以最新招生简章为准),性价比高于上海同类国际学校。
优惠政策:本校学生直系亲属(如弟妹)入读国际部,可享受学费 5%的减免,住宿费同步优惠。
一、升学方向与整体概况
上外附中国际部学生升学路径分为 国际方向(出国留学)、国内保送、高考 三类,升学率长期保持高位,2025届数据显示其综合升学竞争力位居上海公立国际部前列。
国际方向:约50%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,主要目标为 美国Top30大学、英国G5、日本/加拿大顶尖高校。
国内保送:约40%的学生通过语言类保送进入 清北复交等985高校,保送名额全国领先。
高考路径:约10%的学生参加高考,主要因专业选择(非语言类)或留学国家要求高考成绩。
二、国际方向升学成果(2025届最新数据)
美国方向
Top30录取率100%:所有申请学生均获美国Top30大学录取,其中 75%进入Top20大学及Top10文理学院。
Top10录取案例:斯坦福、约翰霍普金斯、莱斯大学、卡尔顿学院等。
学科优势:理工科(如计算机、工程)和商科(如经济学)录取占比超60%。
英国方向
G5录取率约30%:牛津、剑桥、华威大学等均有录取,其中牛津大学为全额奖学金获得者。
日本与加拿大方向
日本:京都大学(全额奖学金)、名古屋大学等顶尖院校录取。
加拿大:多伦多大学为主要去向,录取率近100%。
三、国内保送与高考升学
保送成果
2025届保送95人:其中 清北复交32人,其余为北外、上外等985高校语言类专业。
保送资格:全国仅16所外国语学校具备保送资格,上外附中为上海唯二之一。
高考表现
一本率超90%:2024届高考中,清北复交录取13人,985/211高校录取占比达80%。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