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28 人气:5 作者:Jason
阶梯式难度:逐年提升课程强度,避免过早透支学术潜力(如9年级慎选AP Physics C)。
跨学科整合:每学年至少1门STEM交叉课(如生物信息学、量子计算基础)。
科研竞赛绑定:课程与USACO、iGEM、ISEF等赛事进度同步。
AP/IB/A-Level与双学分灵活搭配:根据目标国家调整(美本优先AP,英联邦优先A-Level)。
学科 | 课程 | 关键目标 |
---|---|---|
数学 | 荣誉代数Ⅱ → 荣誉预备微积分 | 夯实函数、矩阵运算基础,接触Python数据可视化 |
科学 | 荣誉化学 + 工程入门(Arduino/3D打印) |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范,完成首个硬件项目(如智能温室) |
计算机 | AP Computer Science Principles | 通过Create Task理解算法逻辑,入门App开发 |
人文 | 英语Ⅰ(强化科技写作) | 撰写实验报告、项目提案书 |
选修 | 机器人俱乐部(FRC/VEX) | 团队协作与基础机械设计 |
科研启动:参与校内“微型研究计划”(如水质检测传感器优化)。
学科 | 课程 | 关键目标 |
---|---|---|
数学 | AP微积分AB → 线性代数基础(双学分) | 掌握导数/积分应用,为物理C打基础 |
科学 | AP生物学 + 荣誉物理(力学) | 深度理解细胞代谢,同步学习力学建模(Matlab仿真) |
计算机 | AP Computer Science A(Java) | 精通OOP,冲击USACO银级 |
工程 | 荣誉工程设计(CAD/SolidWorks) | 完成可专利化原型(如低成本义肢) |
选修 | 生物信息学入门(NCBI/BLAST工具) | 分析COVID病毒进化树 |
竞赛升级:组队参加iGEM(合成生物学)、注册AIME数学竞赛。
学科 | 课程 | 关键目标 |
---|---|---|
数学 | AP微积分BC → 多变量微积分(双学分) | 掌握矢量微积分,支撑物理电磁学建模 |
科学 | AP物理C力学+电磁学 → 量子力学导论 | 用Python求解薛定谔方程,同步准备F=ma物理竞赛 |
计算机 | AP统计学 + 机器学习(TensorFlow) | 开发AI疾病预测模型(Kaggle数据集) |
工程 | 高级纳米技术(SEM/AFM操作认证) | 发表纳米材料论文(可投JCR三区期刊) |
选修 | 合成生物学(CRISPR基因编辑实验) | iGEM竞赛核心实验,冲击全球决赛 |
科研爆发:申请暑期科研(如MIT RSI、SSP),主攻独立课题。
学科 | 课程 | 关键目标 |
---|---|---|
数学 | 微分方程(双学分)→ 离散数学 | 掌握动态系统建模,支撑算法优化 |
科学 | AP化学 + 分子生物学(冷冻电镜技术) | 解析蛋白质结构,申请冷泉港实验室实习 |
计算机 | 高级算法(USACO铂金级冲刺) | 开发开源工具(如基因序列压缩算法) |
工程 | 顶点项目(Capstone)→ 可商业化产品 | 结合专利、论文、原型三位一体(例:AI病理诊断仪) |
选修 | 科技政策与伦理(哈佛EdX认证课程) | 撰写技术白皮书,影响立法建议 |
终极成果:以第一作者身份投稿顶会(如NeurIPS、ACS年会),完成Common App科研栏目。
竞争力指数 = (AP/IB HL数量 × 难度系数) + (科研产出 × 影响力因子) - (水课数量 × 0.5)
目标阈值:申请TOP10需竞争力指数 ≥ 25(例:6门AP 5分 + 2篇SCI论文 + 0水课)
风险提示:避免在12年级集中选高难课(如同时修AP物理C、多变量微积分、微分方程),建议分散到11年级。
偏向计算机/AI:
替换AP生物为AP计算机原理 → 增加NLP/强化学习选修
竞赛重心转向USACO/ACM-ICPC
偏向生物医学:
增加AP化学 → 同步修MOOC课程《系统生物学导论》(MIT OpenCourseWare)
竞赛聚焦再生元STS、Brain Bee
偏向量子工程:
用社区大学量子力学替代AP物理1 → 参与IBM Qiskit全球夏令营
❌ 9年级选修AP物理C(数学准备不足,易拉低GPA)
❌ 纯理论数学课(如数论)无项目绑定(藤校更看重应用能力)
❌ 重复性课程(如同时修AP CSA和IB CS HL,除非有明确互补性)
咨询老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