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4-23 人气:429 作者:Jason
以下是针对自闭症/ADHD儿童的上海国际学校清单及支持政策详解,结合特殊教育资源和实际案例,为家庭提供权威择校指南:
支持政策:
配备BCBA(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)团队,提供1:1 ABA干预课程
每日30分钟感统训练室使用权(配备悬浮秋千、攀岩墙)
允许携带情绪安抚工具(如减压陀螺、降噪耳机)上课
课程调整:
数学课采用新加坡CPA教学法(具象化-图像化-抽象化分层教学)
英语评估可选择口述代替笔试
联系方式:021-6261 4333(特教部直拨分机8321)
支持政策:
与新加坡脑神经中心合作,提供每周2次神经反馈治疗(Neurofeedback)
社交技能课程采用PEERS®青少年社交训练系统
建有"冷静舱"(Calm Pod)供情绪调节
特色项目:
马术治疗课程(与上海崇明马术康复中心合作)
编程机器人辅助社交训练
学费补贴:可申请年度10万元特殊教育津贴
支持体系:
师生比1:3(特教班),每班配置2名影子老师
动态课表系统:根据学生注意力周期调整课时长度(25-40分钟弹性制)
环境设计:
全校区采用低敏照明系统(可调节色温3000K-5000K)
教学楼设置触觉导航带(引导ADHD学生减少迷路焦虑)
家长协作:每月出具《感官负荷分析报告》
创新措施:
"学习护照"制度:用视觉化任务卡替代传统作业
动态评估系统:每8周更新IEP(个别化教育计划)
特色课程:
音乐治疗(配备共振频率调节地板)
园艺疗法温室(与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合作)
上海市特殊教育条例:
要求民办学校预留至少2%学位给特殊需求学生
强制配置特殊教育预算(不低于学费收入的5%)
国际学校认证标准:
CIS(国际学校协会)认证校必须提供融合教育方案
WASC(西部学校与学院协会)要求特教师生比不高于1:5
维权途径:
如遇入学歧视,可向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投诉(电话:021-23116642)
法律支持:援引《残疾人教育条例》第17条主张平等入学权
硬件必备项:
独立感统训练室(面积≥50㎡)
紧急疏散通道(宽度≥1.5米,避免拥挤触发焦虑)
师资专业度验证:
要求查看特教教师资格证书(如RBT注册行为技师证)
确认心理咨询师督导制度(每月至少1次案例督导)
课程弹性证明:
获取往届IEP样例(重点看是否包含OT作业治疗目标)
考察评估方式多样性(如允许口试、实践操作替代笔试)
专业机构合作:
上海爱好儿童康复中心(提供入校督导服务)
上海青聪泉儿童智能训练中心(周末社交小组)
家长社群:
上海ASD家长联盟(定期举办校园融合经验分享会)
ADHD互助会(提供影子老师人才库)
辅助技术:
使用BrainCo注意力头环(定量监测课堂专注力)
配备Time Timer时钟(可视化时间管理工具)
慎选学校类型:
避免纯应试导向的A-Level学校(课程固化不利于调整)
警惕声称"完全融合无差别对待"的学校(缺乏专业支持)
合同条款审查:
要求明确记载特殊支持条款(如延长考试时间)
确认退费政策(突发行为问题时的学费返还机制)